为深化川渝地区风景园林学科青年学者交流,推动区域生态保护与城乡景观协同发展,重庆大学联合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大学于2025年5月10日在渝举办首届“川渝风景园林青年论坛”。我院青年教师林立揩受邀参加,并在巴蜀遗产保护与历史理论分论坛做报告。
本次会议聚焦风景园林学科前沿及川渝地区风景园林建设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围绕“巴蜀遗产保护与历史理论”“长江上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大都市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三大方向,搭建青年学者学术对话平台。林立揩老师以《气候适应视角下的彝族聚落遗产价值认知及空间重构:群组建筑的地域气候适应实例》为题,从气候适应性的视角对聚落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报告以聚落与气候的紧密关系为切入口,论证了传统聚落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特征,并以西南彝族土司庄园为例,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对不同聚落空间的微气候适应特征进行了深入论证。
此次会议是川渝青年学者的一次思维碰撞,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以此为契机,西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与四川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川内高校和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在渝高校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拓展了学科的发展视野。

图1 林立揩老师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