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至15日,2025 China-Europe Forum on Sustainabl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2025中欧可持续生产运营论坛)在三亚召开。论坛以“推动可持续生产运营领域学术研究与国际前沿接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德国、英国的专家学者以及海峡两岸学者参会。西华大学李海凌教授及研究生团队应邀参会并作学术报告。
作为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海凌教授在“Session I:Towards green productivity and sustainable innovation of Chinese firms”中担任点评专家。团队两位研究生分别汇报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图1 李海凌教授担任点评专家
邹美岭作题为Research on Fire Resilience Assessment of Subway Stations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De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s(基于国家标准多维解构的地铁车站消防韧性评估研究)的研究成果汇报。该研究通过系统分析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建立了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的地铁车站消防韧性评估体系,并运用正向云模型构建量化评估方法。研究以成都幸福梅林地铁站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为地铁车站消防安全评估提供新思路。

图2 邹美岭作报告

图3 报告证书一
潘相岑作题为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nd Activated Value Cognition(基于深度学习与活化价值认知的传统村落分级分类研究)的研究成果汇报。该研究基于深度学习提出了一种“数据收集-模型训练-智能评价”的框架,以辅助传统村落的分级分类活化。构建了一个基于选址与格局、村落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外缘发展潜力4大要素类别的传统村落活化价值特征识别体系,利用多源异构数据,通过深度学习对村落的内部和外延维度进行智能分析以测度传统村落活化价值。

图4 潘相岑作报告

图5 报告证书二
此次国际学术交流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与各国专家的深入探讨,团队在研究方法创新和实际应用方面获得了新的启发。研究生展现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素养,体现了西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

图6 李海凌教授与团队学生合影留念
一审一校:李海凌 二审二校:肖光朋 三审三校:倪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