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教育部工程管理与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住建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指导,西华大学联合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在我校隆重举行。会议以“数智化驱动专业升级与教学创新”为主题,从华北、华东延伸至西南、华南,23所高校的专家同仁齐聚蓉城,共探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新路径。
开幕式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海凌教授担任主持。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费凌、化学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赵玉清为大会致开幕词。费凌副校长强调,面对产业数智化变革浪潮,高校需深化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以创新驱动工程教育质效提升。西华大学始终以开放姿态推动学科交叉与教学改革,期待本次会议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赵玉清社长在致辞中提出,数字教材建设是重塑教育形态的关键抓手,出版社将持续助力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

图1 西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费凌致开幕词

图2 化学工业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赵玉清致开幕词
上午第一阶段主旨报告由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万晓榆教授主持。多位专家先后发表重要观点:方俊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教指委、评估委委员)提出工程造价专业需强化“AI+大数据”课程融合;李丽红教授(沈阳建筑大学/教指委委员)呼吁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共同体;杨晓冬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评估委委员)分享绿色建筑导向的实践教学创新案例;吴泽斌教授(江西理工大学/评估委委员)界定新时代人才七大核心能力,强调“伦理决策”与“技术整合”。

图3 万晓榆教授主持报告


图4 方俊教授作报告


图5 李丽红教授作报告


图6 杨晓冬教授作报告


图7 吴泽斌教授作报告
第二阶段主旨报告由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海凌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围绕不同维度开展深入探讨:刘红勇教授(西南石油大学)从中西伦理对话视角,诠释职业素养培育根基;敖仪斌教授(成都理工大学)以BIM竞赛为范本,解析竞赛驱动教学创新的内在逻辑;刘丽菲副编审(化学工业出版社)展望数字教材重构“课堂革命”的实践路径。


图8 刘红勇教授作报告


图9 敖仪斌教授作报告


图10 刘丽菲副编审作报告
下午进入面对面研讨环节。在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6D211会议室,由李丽红、杨晓冬、吴泽斌教授联合主持。研讨聚焦两大攻坚方向:基础课优化与思政融合、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研讨会形成共识:专业升级需以“新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动态优化课程体系;教材建设应立足数字融合,开发沉浸式、交互式教学资源;产教协同须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实践-就业”贯通式育人生态。


图11 面对面研讨环节
在教指委、评估委专家的指导下,本次会议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的数智化转型凝聚了宝贵共识。我院将积极协同全国兄弟院校与行业伙伴,以集体智慧探索转型新路径,共同肩负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培养使命,我们愿做躬身前行的探路者,更期待成为众行致远的“同行人。
一审一校:李海凌 二审二校:倪和平 三审三校:顾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