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促进师资队伍能力提高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0月19日,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举办了以“结构力学(下)课程研讨”为主题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
会议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舒波教授主持,建筑工程系郭锐老师主讲,建筑工程系全体教师参会。为了更加深入地探讨结构力学的教学,会议特邀请力学系邱清水和李一堃老师、道桥系王金梅老师、实验中心严志忠老师参加。会中学校督导老师也全程参与,指导土木工程专业发展,并就结构力学(下)课程教学进行了交流座谈。
会上,舒波院长对学校督导老师的参会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结构力学(下)课程的基本情况,希望督导老师就促进课程建设和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出指导性意见,充分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随后,由建筑工程系教师郭锐老师从结构力学(下)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思考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反思,随后各位老师就以下几方面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1. 如何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降低结构力学挂科率?
2. 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思政案例?
3. 如何更好的做到以赛促学?
4. 2023级学生面临课程学时缩减,教学内容今后如何调整?
各位老师就以上问题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与宝贵的意见。其中,王周胜老师就结构力学(上)和结构力学(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该门课程挂科率,同样提出疑问,郫都校区学生难道不如宜宾校区学生?并指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伍平老师就教学手段提出了一些见解,学习通与雨课堂的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并建议郭锐老师继续挖掘雨课堂的教学功能,进一步调整课堂状态。吴勇老师就如何挖掘课程思政提出了一些想法,指出思政元素来源于生活,另外提高自身文学素养也非常重要。徐咏老师就竞赛问题指出应该多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相关竞赛,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均有提高作用。力学系教师邱清水和李一堃老师指出今后材料力学课程学时缩减也会影响到结构力学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其余几位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最后督导老师就课程课时缩减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教学过程中应抓住课程重难点内容,有的放矢;对于课程思政问题指出可以先通过参考优秀思政案例来挖掘自己课程的思政元素,日积月累形成该课程的思政案例库。
最后,建筑工程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徐咏老师对督导老师和其他几位老师的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强调课程建设对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科建设中要处理好近期成果与长远规划的统一,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与发展。
图1 研讨会现场(一)
图2 研讨会现场(二)
图3 研讨会现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