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强震作用下川西藏羌新型生土石混合结构的破坏机理研究

发布者: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4-03-05浏览次数:10

讲座题目:强震作用下川西藏羌新型生土石混合结构的破坏机理研究

报 告 人:陈臻林

报告时间: 3月6日16:00

报告地点:6C-326

主办单位: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报告人简介:陈臻林,土木工程专业教授,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力学协会理事、西南地区基础力学与工程应用协会理事、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委员。

长期从事计算力学、地震动作用下复杂地质边坡的破裂机理和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积极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计算力学在工程结构分析中的应用”为目标,注重力学基础理论应用的创新学术研究领域。在改善西南民居建筑生土材料力学性能和土石结构抗震加固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可为西南民居结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支撑。提出的区域化分析方法和能量分析法有望在滑坡预警,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实际应用。

承担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方面的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参编四川省地方标准1部。先后获得成都理工大学“三育人”和“育人十佳”称号,四川省大学生力学竞赛省级优秀指导教师;获中国电建科学技术奖特等奖1项,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内容简介:为突破现有川西藏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抗震能力弱、通风条件差、采光不足的困境,课题组对桃坪羌寨碉房墙体建筑材料黄泥及岩石进行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了桃坪羌寨碉房墙体和砖砌体墙进行抗剪性能。通过对整体碉楼结构进行多遇和罕遇地震的时程响应分析及静力弹塑性分析,研究墙体收分、墙体嵌入“过江石”、修砌“鱼脊线”以及共墙等因素对碉楼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抗震加固措施。最后,课题组拟将传统生土材料与现代建材相结合,开发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新型生土石混合结构,建立新型生土石混合墙体的恢复力模型,及其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该系列研究通过创新传统生土石混合结构,提升生土石砌体结构在遭遇特大地震时的抗震能力,让川西藏羌生土石砌体结构这一绿色、环保、低碳的建筑瑰宝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永远璀璨。

欢迎全校师生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