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建环、给排水、工造专业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材料

发布者: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0-05-08浏览次数:141

  1. 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能生存于人的血液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艾滋病命名表达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个明确定义

  1. 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亦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吸毒、围产期等途径传染。

  2. 免疫缺陷:表示在发病机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3. 综合征: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各个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艾滋病。

  1. 目前我国艾滋病的形势

我国自19856月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后,疫情蔓延之势不断扩大,根据艾滋病传染特点和病发情况,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呈现三大趋势:(1)流行范围广,地狱差异大;(2)发病和死亡依然严重;(3)疫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9年,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发感染者每年8万例左右。目前我国艾滋病的流行趋势是呈年轻化,以大中城市发病率增高为主,而且校园发病率增高。中国大学生群体中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正以每年30%50%的增长率上升。

  1. 艾滋病传播途径及临床症状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有三条:(1)性接触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艾滋病感染者主要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淋巴肿大、慢性腹泻、发热和乏力、继发性肿瘤等等。

  1. 如何预防艾滋病

  1. 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保证安全的性行为。性既不神秘、肮脏,也并非自由、放纵。性冲动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成长的必经过程。青年学生应积极接受性健康教育,丰富课余生活,提高自制力,学会保护自己,采取正确的安全措施。

  2.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个人健康行为。不吸烟、不喝酒、不吸毒,少出入歌舞团、酒吧等社会场所,学会抵制诱惑。不轻易穿耳、纹眉、文身,到正规医院拔牙做手术等。



艾滋病虽可怕,但也不会通过接触、拥抱等方式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但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既不道德,又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发现自己患有艾滋病时,应积极面对,及时到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治疗。让我们携手抗艾,让世界有爱无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