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景观设计国际教育大讲堂》开讲啦!邀你参加首次活动 浅谈建筑和景观如何互相成就

发布者: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0-11-21浏览次数:142

   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的《建筑与景观设计国际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开讲啦,该系列活动是学院和新东方旗下斯芬克国际艺术教育,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管理要求的情况下,结合学校、企业的优势,进行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针对建筑、园林和环境等专业,通过讲座分享、艺术工坊课、海外教授课堂等形式,帮助同学们了解专业热点、打开设计思路、提高创造和创新能力,从而能够学以致用,推陈出新,以下是近期《建筑与景观设计国际教育大讲堂》活动的主题与介绍:

场次

活动时间

主题

内容简介

第一场

2020/11/24

《建筑和景观如何互相成就》

众所周知,在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已经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建筑的外壳而是更加侧重于建筑内容,不再是局限于某个单独的建筑物,而是重视建筑和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是当前的一种发展趋势,建筑和景观应该是互相呼应,互相成就的。

第二场

12月第一周

从科幻电影到未来城市的探讨

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城市与建筑空间引人遐想,其光怪陆离的视觉效果不断冲击着大众想象。未来建筑的创造基础立足于虚拟世界,而虚拟世界其实也是现实世界的映射。同时科幻电影中对于建筑的大胆想象与设计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建筑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科幻电影中的未来建筑景观设计和人类空间发展。

第三场

12月第三周

那些神话和传说里的园子

园林与景观在每个时代的呈现都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古代灿烂而神秘的文化底蕴诞生了千奇百怪的故事也同样呈现了让人充满想象的园林造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西游记里的天宫,是什么造就了他们的形态?从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价值观和时代特征来看现当代景观如何“造景”


首次《国际教育大讲堂》分享的活动主题是《建筑和景观如何互相成就》。众所周知,在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已经不再单纯地局限于建筑的外壳而是更加侧重于建筑内容,不再是局限于某个单独的建筑物,而是重视建筑和城市组织结构的连续性,实现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的互相渗透和互相作用是当前的一种发展趋势,建筑和景观应该是互相呼应,互相成就的。


活动时间:1124(星期二) 19:00-21:00

活动地点:犀浦校区图书馆第二学术报告厅


分享嘉宾:

龙青青

斯芬克空间科系明星导师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优秀毕业生

南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

拥有7年扎实的建筑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曾在洛杉矶 LA HDKKJohn. V. Mutlow Architect 任职

曾参与加州政府保障性住宅,商业综合体等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马小懿

斯芬克空间科系明星导师

爱丁堡大学景观建筑学硕士(MLA

参与2019奥斯陆景观设计双年展

天津市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银奖

英国爱丁堡OLD TOWN翻新改造项目经历

奥斯陆“城市失落”空间设计项目经历

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经验


龙青青老师对分享主题的介绍:

西华大学5年建筑专业的学习,让我深深爱上了这个专业。在大部门人看来,建筑设计是枯燥的而且很难成功的,因为我们的好的设计,总是天马行空、脑洞大开、特立独行的,可能在你设计伊始,就会很多人会跳出来,质疑你的项目设计逻辑、可执行性和是否被公众接纳。

我之所以经过5年的建筑设计专业锤炼,还毅然决然前往美国南加大进行2年左右的建筑硕士专业学习,除了我自己非常热爱这门专业外,还必须得感谢余老师在我西华学习生涯中,对我耐性的指导和鼓励。余老师常告诉我们,建筑设计不能局限于限时,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未来的发展,要勇于摆脱思维枷锁,打破专业的限制,要努力接触行业顶尖的资源,要去学习!

很庆幸看到那么多的学弟、学妹选择了这一专业,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在西华埋头苦学的自己。通过我在美国学习工作的这段时间,我深刻了解到国外建筑专业学术思维、授课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不同,我希望通过我过来人的经历,可以给大家简单的分享一下,帮助大家在个人兴趣、专业学习、未来职业规划上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本次活动分享内容

  • 如何理解景观和建筑(动与静)

有人说景观是建筑的附属品,我却不认同,建筑是静态的,而景观是动态的,它是你望向窗外的时候:街角的咖啡店,街边停着的车,过马路的行人,天上飞的鸟和飘的云

  • 从建筑的景观到景观建筑学(景观中的建筑)

在西方国家,景观设计也叫景观建筑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景观设计师称为景观建筑师(Landscape Architect

在景观后面加上建筑师正是西方学界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关系演化的最终结果。唐宁在19世纪40年代不断强调景观和建筑之间的分别,并把建筑物理解为“景观的组成部分”。他说,景观和建筑当然是互相关联的,但这种关系不是“亲和”,而是“邻接”

  • 跨越景观与建筑之间的虚假分裂(二者相辅相成)

这源于我们对生态的关怀,很显然景观和建筑的结合能给环境带来令人振奋的影响——建筑和景观不再相互独立,它们共同工作,承担起治愈自然的重大使命。

  • 未来建筑的趋势?建筑与景观的软性结合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有效促进了建筑在人们生活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为了能够促进建筑环境氛围的营造,必须要重视将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结合在一起,达到完整的融合和统一,最终形成一个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