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力学教学部及力学实验中心教师党支部举行 “多学科交流·拓思维·开视野·强基础·共进步” 主题党日活动暨学术交流会

发布者: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3-06-13浏览次数:139


2023年6月9日下午两点,由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力学教学部及力学实验中心教师党支部主办的“多学科交流·拓思维·开视野·强基础·共进步”主题党日活动暨学术交流会在6B103顺利举行,活动旨在弘扬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以“力学”这一基础学科为交叉点,通过青年博士教师作学术报告的形式,开展多学科间的学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科内涵建设,提升师生科技创新能力。

本次活动由力学教学部及力学实验中心教师党支部书记郎林主持。郎林老师致开幕辞,对此次会议的内容和流程做了简短的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到要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核,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其中基础研究和原创科技是至关重要的。力学,作为基础学科,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随着自身的发展而逐步突破,也在其他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力学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多学科合作,如建筑工程、桥梁与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机械工程、航天航空等工程类学科。因此,希望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但帮助教师和同学们强化专业基础,也希望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多学科的发展前沿热点,融合多学科知识特色,提升学科竞争力。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顾鸿飞和院长舒波受邀对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及学术交流会致辞。他们对会议主旨“强基础、共进步”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专列一个部分,说明了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性,现今正值我校积极申报博士点的关键时期,作为学校的一员,努力提升自身科研素养,积极寻求科研突破都是非常重要的。多学科交流是一个良好的机会,可以助力学科间的交叉创新发展,帮助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加强深层次合作,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学术报告分享能帮助大家开拓视野,提升科研认知,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沟通。因此,全体师生应当重视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参与。在这次学术交流会中,共有8位青年博士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科研进展,分别是来自市政工程系的向钰、建筑工程系的张英达、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的鲁会军和王金梅、力学教学部的文洪、于思淼、李一堃和郎林。

向钰老师首先就超低溶解氧条件下全程硝化菌群的富集及硝化性能问题,介绍了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张英达老师分享了早龄期混凝土约束收缩开裂的试验与模拟研究工作;文洪老师向大家科普了雪崩这一现象,并引入了帕隆藏布流域沟槽型雪崩时空演化机制的相关研究;王金梅老师讲解了非连续变形方法基础理论在岩土滑坡工程中的应用;鲁会军老师介绍了考虑不同深度原位环境下页岩的力学特性与本构模型的相关研究;于思淼老师介绍了三维约束下I型裂纹的延性断裂韧性定量评价新方法;李一堃老师讲解了连接结构的非线性力学响应与本构模型研究;郎林老师就关于裂隙岩体的动态裂纹止裂问题探索进行了分享。

会议最后,郎老师对力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前景做了总结。郎老师表示,在“空、天、地”三维立体研究对象中,以及在深部能源开采、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灾害防控、航空航天、核电开发等国家重点工程领域的发展均离不开力学学科,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要力争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形成可实践的应用研究,并最终服务于国家重要战略需求。会议现场座无虚席,大家认真听取报告,并就报告内容与青年博士教师们展开了热烈讨论交流。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本次会议不仅帮助教师们加强了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教兴国”理念的认知,也契合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强调的“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更是促进了多学科师生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激励了师生的科研斗志。

图1 顾鸿飞书记和舒波院长致辞

图2 青年博士分别作报告交流

图3 部分教师学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