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下午,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造价系教师团队在副院长李海凌教授带领下,赴中建西南咨询顾问有限公司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精细化管控暨数字造价”专题交流,中建西南院副总造价师袁春林、中建咨询执行总造价师孙静娟等参与座谈交流。活动选址于成都市首个近零碳建筑——中建滨湖设计总部,这不仅是一次专业对话,更是一场绿色理念与数字未来的沉浸式体验。
活动伊始,教师团队在中建西南咨询同事的引导下,实地参观了这座集低碳设计、智慧运营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通过讲解,大家深入感受到这栋“会呼吸的”近零碳建筑,以及其在节能材料、自然通风、光伏系统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在“碳中和技术展示中心”和“中建咨询ESG智慧大脑”平台前,老师们驻足交流,切身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在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深度赋能。随后,座谈会在5302会议室正式开启。此次交流聚焦工程造价数字化转型前沿议题,旨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技术变革同频共振,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图1 观看近零碳建筑沙盘
图2 参观“ESG智慧大脑”平台
会议由中建西南咨询副总造价师袁春林与土木学院副院长李海凌教授分别介绍双方参会人员后拉开序幕。
图3 参会情况
在主题分享环节,数字咨询中心高级项目经理彭小芳系统介绍了企业造价数据库的建设实践。数据库旨在建立标准、归集数据、科学应用,为各阶段造价提供支撑,并运用大数据、AI技术助力投资决策与成本控制,推动数据贯通全产业链。随后,第五事业部咨询师冷再品分享了EasyBIM智能算量的探索与实践,聚焦“设计”与“造价”长期割裂的行业痛点,提出以正向设计BIM为基础,通过一体化实施路径,实现“设计—成本”一体化融合,显著提升计量效率与精度。执行总造价师孙静娟则围绕《房屋工程总承包发包人要求编制指南》,系统梳理了EPC模式下业主需求标准化的关键要素与编制逻辑,为提升总承包项目落地效率提供了可操作的行业参考。
图4 造价数据库主题分享
在交流研讨环节,李海凌副院长从高校视角出发,围绕数字造价发展中的核心挑战提出深刻思考:如何利用高校资源构建优质的数据库?智能造价的实现路径与高校人才培养如何衔接?她强调,唯有紧跟行业变革,重构课程体系与实践平台,才能培养出真正适应未来需求的工程造价复合型人才。工程造价系主任肖光朋进一步指出,高校应打开“存量”思维,深挖总承包管理内涵;同时拓展“增量”视野,积极融合无人机、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数字化”这一关键抓手。造价系陈胜明老师就工程总承包的“深度”与“广度”提出思考;项健老师聚焦EPC模式底层标准问题建言献策;徐典明老师则从绿色建筑评价与成本控制的平衡角度分享见解。中建咨询方代表,也是我院工程造价系07级校友赵思宇副总造价师、02级校友曾真高级项目经理、05级校友陈世银咨询师也结合一线实践,畅谈行业趋势与人才期待,情感真挚,见解深刻。
图5 自由讨论环节
图6 自由讨论环节
自由讨论环节气氛热烈,双方围绕“数据标准/要素”“造价数字化转型中的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在思想交汇中,共识逐渐凝聚:未来工程造价人才不仅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更需拥有数据思维、跨专业协同能力与技术创新意识。
此次走访,不仅是一次参观学习,更是一场思想的深度对话。在建筑业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工程造价系教师走进行业领军企业,近距离感知“近零碳建筑”的绿色脉动,深入探讨“数字造价”的实现路径。智慧在交流中激荡,共识在对话中凝聚。双方在对行业未来的坚定信念中,进一步明确了深化产学研合作、共育新时代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美好愿景。
图7 双方合影留恋
一审一校:赵煊 二审二校:肖光朋 三审三校:倪和平